計算機網絡基礎題庫及答案免費(計算機網絡知識題庫及答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計算機網絡基礎題庫及答案免費,以及計算機網絡知識題庫及答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計算機網絡技術題目3
1\TCP/IP協議族中包括上百個互為關聯的協議,不同功能的協議分布在不同的協議層, 3個常用協議如下:
1、Telnet(Remote Login):提供遠程登錄功能,一臺計算機用戶可以登錄到遠程的另一臺計算機上,如同在遠程主機上直接操作一樣。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遠程文件傳輸協議,允許用戶將遠程主機上的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3、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政傳輸協議,用于傳輸電子郵件。
協議(protocol)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為了開展某項活動,經過協商后達成的一致意見。協議總是指某一層的協議。準確地說,它是在同等層之間的實體通信時,有關通信規則和約定的集合就是該層協議,例如物理層協議、傳輸層協議、應用層協議。
面向連接的服務和無連接服務
網絡提供的服務分兩種: 面向連接的服務和無連接的服務.
對于無連接的服務(郵寄), 發送信息的計算機把數據以一定的格式封裝在幀中, 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加在信息頭上, 然后把幀交給網絡進行發送. 無連接服務是不可靠的.
對于面向連接的服務(電話), 發送信息的源計算機必須首先與接收信息的目的計算機建立連接. 這種連接是通過三次握手(three hand shaking)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一旦連接建立起來, 相互連接的計算機就可以進行數據交換. 與無連接服務不同,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以連接標識符來表示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可靠的, 當通信過程中出現問題時, 進行通信的計算機可以得到及時通知
英文原義:NetBIOS Extend User Interface 中文釋義:NetBIOS用戶擴展接口協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接口。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缺省協議??傊甆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后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于在“網絡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局域網的計算機最好也安上NetBEUI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于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絡層尋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絡地址和網絡層頭尾,所以很快并很有效且適用于只有單個網絡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絡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唯一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絡。路由器靠網絡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網橋負責按照數據鏈路層地址在網絡之間轉發通信,但是有很多缺點。因為所有的廣播通信都必須轉發到每個網絡中,所以網橋的擴展性不好。NETBEUI特別包括了廣播通信的記數并依賴它解決命名沖突。一般而言,橋接NETBEUI網絡很少超過100臺主機。 近年來依賴于第二層交換器的網絡變得更為普遍。完全的轉換環境降低了網絡的利用率,盡管廣播仍然轉發到網絡中的每臺主機。事實上,聯合使用100-BASE-T Ethernet,允許轉換NetBIOS網絡擴展到350臺主機,才能避免廣播通信成為嚴重的問題。
[編輯本段]IPX/SPX協議概述
現在解釋一下這種應用很廣的網絡協議。 I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互聯網絡數據包交換)是一個專用的協議簇,它主要由Novell NetWare操作系統使用。IPX是IPX協議簇中的第三層協議。 以下我們列出IPX協議的要點,作為IPX相關實驗前的準備。
[編輯本段]1.IPX的協議構成
IPX協議簇包括如下主要協議: ●IPX:第三層協議,用來對通過互聯網絡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和轉發,它指定一個無連接的數據報,相當于TCP/IP協議簇中的IP協議; ●SPX:順序包交換 (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協議。是IPX協議簇中的第四層的面向連接的協議,相當于TCP/IP協議簇中的TCP協議; ●NCP:NetWare核心協議(NetWare Core Protocol),提供從客戶到服務器的連接和應用; ●SAP:服務通告協議 (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用來在IPX網絡上通告網絡服務; ●IPX RIP:Novell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完成路由器之間路由信息的交換并形成路由表。
[編輯本段]2.IPX編址
IPX網絡的地址長度為80位 (bit,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32位的網絡號,第二部分是48位的節點號。IPX地址通常用十六進制數來表示。 IPX網絡號是由網管人員分配的,可以根據需要來定義網絡號。 IPX節點號通常是網絡接口本身的MAC地址。
[編輯本段]3.IPX協議在以太網上的封裝
IPX協議在以太網上支持以下4種封裝格式,也稱為幀格式,它們是: ●以太網802.3:也叫原始以太網,Cisco設備中稱為"novell-ether",它是NetWare版本2到版本3.1中缺省的幀格式; ●以太網802.2,也稱sap,是標準的IEEE幀格式,它是NetWare版本3.12到4.x中的標準幀格式; ●以太網II,也稱arpa,采用標準以太網版本II的頭格式; ●以太網SNAP(子網訪問協議),或snap,通過增加一個于網接入協議(SNAP)擴展了IEEE 802.2的頭格式。 采用不同IPX封裝格式的設備之間不能進行通信。
[編輯本段]4.IPX服務通告
SAP是IPX服務通告協議,它可以通告諸如網絡服務器和打印服務器等網絡資源設備的地址和所能提供的服務。 路由器可以監聽SAP更新消息,建立一個已知服務和相應網絡地址的對應表??蛻魴C可以利用路由器上的SAP表得到網上服務和地址的信息,從而直接訪問相應服務。
三級計算機網絡技術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60分)
下列各題A)、B)、C)、D )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1)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了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以下關于綠色奧運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 B)旨在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奧運
C)抓好節能減排、凈化空氣 D )信息科技是沒有污染的綠色科技
(2)關于計算機機型描述中,錯誤的是
A)服務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B)服務器的性能不及大型機,超過小型機
C)工作站具有很好的圖形處理能力
D )工作站的顯示器分辨率比較高
(3)關于奔騰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A)超標量技術的特點是設置多條流水線同時執行多個處理
B)超流水線的技術特點是進行分支預測
C)哈佛結構是把指令和數據進行混合存儲
D )局部總線再用VESA標準
(4)關于安騰處理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安騰是LA-64的體系結構
B)它用于高端服務器和工作站
C)采用了復雜指令系統CISC
D)實現了簡明并行指令計算EPIC
(5)關于主板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按CPU芯片分類有SCSI主板、EDO主板
B)按主板的規格分類有AT主板、ATX主板
C)按CPU插座分類有奔騰主板、AMD主板
D )按數據端口分類有Slot主板、Socket主板
(6)關于軟件開發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軟件生命周期包括計劃、開發、運行三個階段
B)開發初期進行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選擇
C)開發后期進行編碼和測試
D)文檔是軟件運行和使用過程中行成的資料
(7)關于計算機網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計算機資源指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數據
B)計算機之間有明確是主從關系
C)互連計算機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自治計算機
D)網絡用戶可以使用本地資源和遠程資源
(8)2.5×10 bps的數據傳輸率可表示為
A)2.5kbps B)2.5Mbps C)2.5Gbps D)2.5Tbps
(9)網絡中數據傳輸差錯的出現具有
A)隨機性 B)確定性 C)指數特性 D)線行特性
(10)關于OSI參考模型層次劃分原則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不同結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B)網中各結點都需要采用相同的操作系統
C)高層需要知道底層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D)同一結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對等協議通信
(11)TCP/IP參考模型的互連層與OSI參考模型的哪一層(或幾層)相對應?
A)物理層 B)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 C)網絡層 D)網絡層與傳輸層
(12)關于MPLS技術特點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實現IP分組的快速交換 B)MPLS的核心是標記交換
C)標記由邊界標記交換路由器添加 D)標記是可變長度的轉發標識符
(13)支持IP 多播通信的協議是
A)ICMP B)IGMP C)RIP D)OSPF
(14)關于AD hoc 網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沒有固定的路由器 B)需要基站支持
C)具有動態搜索能力 D)適用于緊急救援等場合
(15)傳輸層的主要任務是
A)進程通信服務 B)網絡連接服務
C)路徑選擇服務 D)子網-子網連接服務
(16)機群系統按照應用目標可以分為高可用性機群與
A)高性能機群 B)工作站機群 C)同構機群 D)異構機群
(17)共享介質方式的局域網必須解決的問題是
A)網絡擁塞控制 B)介質訪問控制 C)網絡路由控制 D)物理連接控制
(18)以下那個是正確的Ethernet物理地址
A)00-60-08 B)00-60-08-00-A6-38
C)00-60-08-00 D)00-60-08-00-A6-38-00
(19)10Gbps Ethernet采用的標準是IEEE
A)802.3a B)802.3ab C)802.3ae D)802.3u
(20)一種Ethernet交換機具有24個10/100Mbps的全雙工端口與2個1000Mbps的全雙工端,口其總帶寬最大可以達到
A)0.44Gbps B)4.40 Gbps C)0.88 Gbps D)8.80 Gbps
(21)采用直接交換方式的Ethernet中,承擔出錯檢測任務的是
A)結點主機 B)交換機 C)路由器 D)節點主機與交換機
(22)虛擬局域網可以將網絡結點按工作性質與需要劃分為若干個
A)物理網絡 B)邏輯工作組 C) 端口映射表 D)端口號/套接字映射表
(23)下面那種不是紅外局域網采用的數據傳輸技術
A)定向光束紅外傳輸 B)全方位紅外傳輸
C)漫反射紅外傳輸 D)繞射紅外傳輸
(24)直接序列擴頻通信是將發送數據與發送端產生的一個偽隨機碼進行
A)模加二 B)二進制指數和 C)平均值計算 D)校驗和計算
(25)關于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采用模塊化結構 B) 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C)傳輸介質采用屏蔽雙絞線 D)可以連接建筑物中的各種網絡設備
(26)關于Windows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啟動進程的函數是Create Process B)通過GDI調用作圖函數
C)可使用多種文件系統管理磁盤文件 D)內存管理不需要虛擬內存管理程序
(27)關于網絡操作系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早期大型機時代IBM提供了通用的網絡環境
B)不同的網絡硬件需要不同的網絡操作系統
C)非對等結構把共享硬盤空間非為許多虛擬盤體
D)對等結構中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的軟件都可以互換
(28)關于Windows 2000 Server基本服務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活動的目錄存儲有關網絡對象的信息
B)活動目錄服務把域劃分為組織單元
C)域控制器不區分主域控制器和備份域控制器
D)用戶組分為全局組和本地組
(29)關于Net Ware 文件系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不支持無盤工作站
B)通過多路硬盤處理和高速緩沖技術提高硬盤訪問速度
C)不需要單獨的文件服務器
D)工作站的資源可以直接共享
(30)關于Linux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是一種開源操作系統
B)源代碼最先公布在瑞典的FIP站點
C)提供了良好的應用開發環境
D)可支持非Intel硬件平臺
(31) 關于Unix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是多用戶操作系統 B)用匯編語言寫成
C)其文件系統是網狀結構 D)其標準化進行得順利
(32)關于因特網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采用OSI標準 B)是一個信息資源網
C)運行TCP/IP協議 D)是一種互聯網
(33)關于IP數據報投遞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中途路由器獨立對待每個數據報
B)中途路由器可以隨意丟棄數據報
C)中途路由器獨不能保證每個數據報都能成功投遞
D)源和目的地址都相同的數據報可能經不同路徑投遞
(34)某局域網包含Ⅰ、Ⅱ、Ⅲ、Ⅳ四臺主機,他們連接在同一集線器上。這四臺主機的IP地址、子網屏蔽碼和運行的操作系統如下:
A)10.1.1.1、255.255.255.0、Windows
B)10.2.1.1、255.255.255.0、Windows
C)10.1.1.2、255.255.255.0、Unix
D)10.1.21、255.255.255.0、Linux
如果Ⅰ主機上提供Web服務,那么可以使用該Web服務的主機是
A)Ⅰ、Ⅲ和Ⅳ B)僅Ⅱ C)僅Ⅲ D)僅Ⅳ
(35)在IP數據報分片后,對分片數據報重組的設備通常是
A)中途路由器B)中途交換機C)中途集線器D)目的主機
(36)一臺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所示,當它收到目的IP地址為40.0.2.5的數據報時它會將該數據報
要到達的網絡 下一路由器
20.0.0.0 直接投遞
30.0.0.0 直接投遞
10.0.0.0 20.0.0.5
40.0.0.0 30.0.0.7
A)投遞到20.0.0.5 C)直接投遞
C)投遞到30.0.0.7 D)拋棄
(37)關于因特網域名系統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域名解析需要使用域名服務器
B)域名服務器構成一定的層次結構
C)域名解析有遞歸解析和反復解析兩種方式
D)域名解析必須從本地域名服務器開始
(38)關于電子郵件服務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用戶發送郵件使用SNMP協議
B)郵件服務器之間交換郵件使用SMTP協議
C)用戶下載郵件使用FTP協議
D)用戶加密郵件使用IMAP協議
(39)使用Telnet的主要目的是
A)登錄遠程主機
B)下載文件
C)引入網絡虛擬終端
D)發送郵件
(40)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WWW瀏覽器是
A)IE B)Navigator C)Firefox D)Mosaic
(41)為了避免第三方偷看WWW瀏覽器與服務器交互的敏感信息,通常需要
A)采用SSL技術
B)在瀏覽器中加載數字證書
C)采用數字簽名技術
D)將服務器放入可信站點區
(42)如果用戶計算機通過電話網接入因特網,那么用戶端必須具有
A)路由器 B)交換機 C)集線器 D)調制解調器
(43)關于網絡管理功能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配置管理是掌握和控制網絡的配置信息
B)故障管理是定位和完全自動排除網絡故障
C)性能管理是使網絡性能維持在較好水平
D)計費管理是跟蹤用戶對網絡資源的使用情況
(44)下面操作系統能夠達到C2安全級別的是
Ⅰ、System7.x Ⅱ、Windows 98 Ⅲ、Windows NT Ⅳ、NetWare4.x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Ⅲ和Ⅳ D)Ⅱ和Ⅳ
(45)下面哪個不是網絡信息系統安全管理需要遵守的原則?
A) 多人負責原則 B)任期有限原則 C)多級多目標管理原則 D) 職責分離原則
(46)下面哪個(些)攻擊屬于非服務攻擊?
I 郵件*** II源路由攻擊 III地址欺騙
A)I和II B)僅II C)II和III D) I和III
(47)對稱加密技術的安全性取決于
A) 密文的保密性 B)解密算法的保密性 C)密鑰的保密性 D)加密算法的保密性
(48) 下面哪種破譯難度最大?
A) 僅密文 B)已知明文 C)選擇明文 D)選擇密文
(49) 關于RSA密碼體制特點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基于大整數因子分解的問題 B)是一種公鑰密碼體制 C)加密速度很快
D) 常用于數字簽名和認證
(50) Kerberos是一種常用的身份認證協議,它采用的加密算法是
A) Elgamal B)DES C)MD5 D)RSA
(51) SHA是一種常用的摘要算法,它產生的消息摘要長度是
A)64位 B)128位 C)160位 D)256位
(52) 關于安全套結層協議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可保護傳輸層的安全 B)可提供數據加密服務 C)可提供消息完整*** D)可提供數據源認證服務
(53)關于數字證書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包含證書擁有者的公鑰信息 B)包含證書擁有者的賬號信息
C)包含證書擁有者上級單位的公鑰信息 D)包含CA中心的私鑰信息
(54)關于電子現金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匿名性 B)適于小額支付 C)使用時無需直接與銀行連接 D)依賴使用人的信用信息
(55)SET協議是針對以下哪種支付方式的網上交易而設計的?
A)支票支付 B)支付卡 C)現金支付 D)手機支付
(56)電子政務邏輯結構的三個層次是電子政務應用層、統一的安全電子政務平臺層和
A)接入層 B)匯聚層 C)網絡設施層 D)支付體系層
(57)電子政務內網包括公眾服務業務網、非涉密政府辦公網和
A)因特網 B)內部網 C)專用網 D) 涉密政府辦公網
(58)HFC網絡依賴于復用技術,從本質上看其復用屬于
A)時分復用 B)頻分復用 C) 碼分復用 D)空分復用
(59)關于ADSL技術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上下行傳輸速率不同 B)可傳送數據、視頻等信息 C)可提供1Mbps上行信道
D)可在10km距離提供8Mbps下行信道
(60)802.11技術和藍牙技術可以共同使用的無線信道頻點是
A)800MHz B)2.4G Hz C) 5G Hz D)10G Hz
二、填空題(每空兩分,共40分)
請將每一個空的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1】—【20】序號的橫線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1) 系統可靠性MTBF是 【1】 的英文縮寫。
(2) MPEG壓縮標準包括MPEG視頻、MPEG 【2】 和MPEG系統三個部分。
(3) 多媒體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必須保持數據之間在時序上的 【3】 約束關系。
(4) 星型拓撲結構中的結點通過點-點通信 與 【4】 結點連接。
(5) TCP協議可以將源主機 【5】 流無差錯地傳送到目的主機。
(6) 令牌總線局域網中的令牌是一種特殊結構的 【6】 幀。
(7) CNSN/CD是發送流程為:先聽后發,邊聽邊發, 【7】 停止,隨機延遲后重發。
(8) 10BASE-T使用帶 【8】 接口的以太網卡。
(9) IEEE制定的Unix統一標準是 【9】 。
(10) 紅帽公司的主要產品是Red Hat 【10】 操作系統。
(11) 因特網主要由通信線路 【11】 、主機和信息資源四部分組成。
(12) 某主機的IP地址為10.8、60.37,子網屏蔽碼為255.255.255.0。當這臺主機進行有限廣播時,IP數據中的源IP地址為 【12】 。
(13) 由于采用了 【13】 ,不同廠商開發WWW瀏覽器、WWW編輯器等軟件可以按照統一的標準對WWW頁面進行處理。
(14) 密鑰分發技術主要有CA技術和 【14】 技術。
(15) 數字簽名是用于確認發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一個加密消息 【15】 。
(16) Web站點可以限制用戶訪問Web服務器提供的資源,訪問控制一般分為四個級別:硬盤分區權限、用戶驗證、Web權限和 【16】 限制。
(17) 電信管理中,管理者和代理間的管理信息交換是通過CMIP和 【17】 實現的。
(18) 電子商務應用系統包括CA安全認證系統、 【18】 系統、業務應用系統和用戶及終端系統。
(19) 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包括面向數據處理、面向信息處理和面向 【19】 處理階段。
(20) ATM的主要技術特點有:多路復用、面向連接、服務質量和 【20】 傳輸。
2008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筆試試卷網絡技術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0 DBACB DBDAA
11-20 CDBBD ABBCD
21-30 ABDAC DCDBB
31-40 AABCD CDBAD
41-50 ADBCC CCACB
51-60 CDADB CDBDB
二、填空題
1.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無故障時間)
2. 音頻
3. 同步
4. 中心
5.字節
6. 控制
7.沖突
8. RJ-45
9. POSIX
10. linux
11. 路由器
12. 10.8.60.37
13. 標準化的HTML規范
14. KDC
15. 摘要
16. IP地址
17 .CMIS
18. 支付網關
19 .知識
20.信元
計算機網絡技術題!
3個網段,主機數都是16到32以內的,所以可以都以255.255.255.224為子網掩碼,一共可以劃分出8個網段,任意去三個就可以了,如
192.168.1.0/27 , 192.168.1.32/27 , 192.168.1.64/27
·04年8月出版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訓習題答案 主編劉鋼
1:計算機網絡是一種地理上分散、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通過軟、硬件設備互連,以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計算機網絡必須有以下三個要素:
兩臺或兩臺以上獨立的計算機互連接起來才能構成網絡,達到資源共享目的。
計算機之間要用通信設備和傳輸介質連接起來。
計算機之間要交換信息,彼此就需要一個統一的規則,這個規則成為“網絡協議”(Protocol TCP/IP)。網絡中的計算機必須有網絡協議。
2:金橋工程、金關工程和金卡工程
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信息交換、資源共享、分布式處理。
⑴信息交換
這是計算機網絡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計算機網絡中各個節點之間的系統通信。用戶可以在網上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進行電子購物、電子貿易、遠程電子教育等。
⑵資源共享
所謂的資源是指構成系統的所有要素,包括軟、硬件資源,如:計算處理能力、大容量磁盤、高速打印機、繪圖儀、通信線路、數據庫、文件和其他計算機上的有關信息。由于受經濟和其他因素的制約,這些資源并非(也不可能)所有用戶都能獨立擁有,所以網絡上的計算機不僅可以使用自身的資源,也可以共享網絡上的資源。因而增強了網絡上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提高了計算機軟硬件的利用率。
⑶分布式處理
一項復雜的任務可以劃分成許多部分,由網絡內各計算機分別協作并行完成有關部分,使整個系統的性能大為增強。
4:包括軟、硬件資源,如:計算處理能力、大容量磁盤、高速打印機、繪圖儀、通信線路、數據庫、文件和其他計算機上的有關信息。由于受經濟和其他因素的制約,這些資源并非(也不可能)所有用戶都能獨立擁有,所以網絡上的計算機不僅可以使用自身的資源,也可以共享網絡上的資源。因而增強了網絡上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提高了計算機軟硬件的利用率
5:
通信是指信息的傳輸,通信具有三個基本要素:
信源:信息的發送者;信宿:信息的接收者;載體:信息的傳輸媒體。
通信系統基本組成部分見下圖:
信源:
發送各種信息(語言、文字、圖像、數據)的信息源,如人、機器、計算機等。
信道:
信號的傳輸載體。從形式上看,主要有有線信道和無線信道兩類;從傳輸方式上看,信道又可分為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兩類。
信宿:
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機器、計算機等;
變換器:
將信源發出的信息變換成適合在信道上傳輸的信號。對應不同的信源和信道,變換器有著不同的組成和變換功能。如計算機通信中的調制解調器就是一種變換器。
反變換器
提供與變換器相反的功能,將從信道上接收的電(或光)信號變換成信宿可以接收的信息。
噪聲源:
通信系統中不能忽略噪聲的影響,通信系統的噪聲可能來自于各個部分,包括發送或接收信息的周圍環境、各種設備的電子器件,信道外部的電磁場干擾等。
6:異步傳輸:數據以字符為傳輸單位,字符發送時間是異步的,即后一字符的發送時間與前一字符的發送時間無關。時序或同步僅在每個字符的范圍內是必須的,接收機可以在每個新字符開始是抓住再同步的機會。同步傳輸:以比
特塊為單位進行傳輸,發送器與接收機之間通過專門的時鐘線路或把同步信號嵌入數字信號進行同步。異步傳輸需要至少20%以上的開銷,同步傳輸效率遠遠比異步傳輸高。
7:數據傳輸速率是描述數據傳輸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數據傳輸速率在數值上等于每秒種傳輸構成數據代碼的二進制比特數,單位為比特/秒(bit/second),記作bps。對于二進制數據,數據傳輸速率為:
S=1/T(bps)
其中,T為發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時間。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發送一比特0、1信號所需要的時間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 000 000bps。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帶寬與數據傳輸速率
在現代網絡技術中,人們總是以“帶寬”來表示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帶寬”與“速率”幾乎成了同義詞。信道帶寬與數據傳輸速率的關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準則與香農(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準則指出:如果間隔為π/ω(ω=2πf),通過理想通信信道傳輸窄脈沖信號,則前后碼元之間不產生相互竄擾。因此,對于二進制數據信號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Rmax與通信信道帶寬B(B=f,單位Hz)的關系可以寫為:
Rmax=2.f(bps)
對于二進制數據若信道帶寬B=f=3000Hz,則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帶寬、無噪聲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的關系。香農定理則描述了有限帶寬、有隨機熱噪聲信道的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信噪比之間的關系。
香農定理指出:在有隨機熱噪聲的信道上傳輸數據信號時,數據傳輸速率Rmax與信道帶寬B、信噪比S/N的關系為:
Rmax=B.log2(1+S/N)
式中,Rmax單位為bps,帶寬B單位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貝)數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據公式:
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帶寬B=3000Hz,則Rmax≈30kbps。香農定律給出了一個有限帶寬、有熱噪聲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的極限值。它表示對于帶寬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時,無論數據采用二進制或更多的離散電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過0kbps的速率傳輸數據。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關系,所以人們可以用“帶寬”去取代“速率”。例如,人們常把網絡的“高數據傳輸速率”用網絡的“高帶寬”去表述。因此“帶寬”與“速率”在網絡技術的討論中幾乎成了同義詞。
帶寬:信號傳輸頻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Hz)。信道容量:單位時間內傳輸的最大碼元數(Baud),或單位時間內傳輸的最大二進制數(b/s)。數據傳輸速率:每秒鐘傳輸的二進制數(b/s)。
帶寬 :信道可以不失真地傳輸信號的頻率范圍。為不同應用而設計的傳輸媒體具有不同的信道質量,所支持的帶寬有所不同。
信道容量:信道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信號量,表示信道的傳輸能力。信道容量有時也表示為單位時間內可傳輸的二進制位的位數(稱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位速率),以位/秒(b/s)形式予以表示,簡記為bps。
數據傳輸率:信道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比特數。信道容量和信道帶寬具有正比的關系:帶寬越大,容量越大。(這句話是說,信道容量只是在受信噪比影響的情況下的信息傳輸速率
8:6000bps*30
9: 基帶傳輸又叫數字傳輸,是指把要傳輸的數據轉換為數字信號,使用固定的頻率在信道上傳輸。例如計算機網絡中的信號就是基帶傳輸的。 和基帶相對的是頻帶傳輸,又叫模擬傳輸,是指信號在電話線等這樣的普通線路上,以正弦波形式傳播的方式。我們現有的電話、模擬電視信號等,都是屬于頻帶傳輸
在數字傳輸系統中,其傳輸對象通常是二進制數字信息,它可能來自計算機、網絡或其它數字設備的各種數字代碼。也可能來自數字電話終端的脈沖編碼信號,設計數字傳輸系統的基本考慮是選擇一組有限的離散的波形來表示數字信息。這些離散波形可以是未經調制的不同電平信號,也可以是調制后的信號形式。由于未經調制的脈沖電信號所占據的頻帶通常從直流和低頻開始。因而稱為數字基帶信號。在某些有線信道中,特別是傳輸距離不大遠的情況下,數字基帶信號可以直接傳送,我們稱之為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
上面的傳輸方式適用于一個單位內部的局域網傳輸,但除了市內的線路之外,長途線路是無法傳送近似于0的分量的,也就是說,在計算機的遠程通信中,是不能直接傳輸原始的電脈沖信號的(也就是基帶信號了)。因此就需要利用頻帶傳輸,就是用基帶脈沖對載波波形的某些參量進行控制,使這些參量隨基帶脈沖變化,這就是調制。經過調制的信號稱為已調信號。已調信號通過線路傳輸到接收端,然后經過解調恢復為原始基帶脈沖。這種頻帶傳輸不僅克服了目前許多長途電話線路不能直接傳輸基帶信號的缺點,而且能實現多路復用的目的,從而提高了通信線路的利用率。不過頻帶傳輸在發送端和接收端都要設置調制解調器
10.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0 0 0(1)
0 0 0(0)1 1 0 0
1 0(0)1 1 1 0 1
0 0 0 0(1)0 1(0)
11. 優點:1.促進標準化工作,允許各供應商進行開發。2.各層相互獨立,把 網絡操作分成低復雜性單元。3.靈活性好,某一層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別層,設計者可專心設計和開發模塊功能。4.各層間通過一個接口在相鄰層上下通信
原則: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分層思想主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功能分工的原則:即每一層的劃分都應有它自己明確的與其他層不同的基本功能。
2.隔離穩定的原則:即層與層的結構要相對獨立和相互隔離,從而使某一層內容或結構的變化對其他層的影響小,各層的功能、結構相對穩定。
3.分支擴張的原則:即公共部分與可分支部分劃分在不同層,這樣有利于分支部分的靈活擴充和公共部分的相對穩定,減少結構上的重復。
4.方便實現的原則:即方便標準化的技術實現。
12:七層參考模型 第1層:物理層 第2層:數據鏈路層 第3層:網絡層
第4層:傳輸層 第5層:會話層 第6層:表示層 第7層:應用層
13: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是燒錄在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長(6字節),16進制的數字組成.0-23位是由廠家自己分配.24-47位,叫做組織唯一標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是識別LAN(局域網)節點的標識
IP是 OSI參考模型中的3層設備使用的 全球唯一的32位 點分10進制地址. 分A B C D E 5類. A B C是用于互聯網的. D是廣播地址. E是實驗室預留的地址. IP地址相當于個人ID,是標識的作用
通過tcp/ip協議
14:“面向連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必須要與對方建立起連接。比如你給別人打電話,必須等線路接通了、對方拿起話筒才能相互通話。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基于連接的協議,也就是說,在正式收發數據前,必須和對方建立可靠的連接。一個TCP連接必須要經過三次“對話”才能建立起來,其中的過程非常復雜,我們這里只做簡單、形象的介紹,你只要做到能夠理解這個過程即可。我們來看看這三次對話的簡單過程:主機A向主機B發出連接請求數據包:“我想給你發數據,可以嗎?”,這是第一次對話;主機B向主機A發送同意連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兩臺主機一個在發送,一個在接收,協調工作)的數據包:“可以,你什么時候發?”,這是第二次對話;主機A再發出一個數據包確認主機B的要求同步:“我現在就發,你接著吧!”,這是第三次對話。三次“對話”的目的是使數據包的發送和接收同步,經過三次“對話”之后,主機A才向主機B正式發送數據。
TCP協議能為應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連接,使一臺計算機發出的字節流無差錯地發往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對可靠性要求高的數據通信系統往往使用TCP協議傳輸數據。
面向非連接的UDP協議
“面向非連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不必與對方先建立連接,不管對方狀態就直接發送。這與現在風行的手機短信非常相似:你在發短信的時候,只需要輸入對方手機號就OK了。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與TCP相對應的協議。它是面向非連接的協議,它不與對方建立連接,而是直接就把數據包發送過去!
UDP適用于一次只傳送少量數據、對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應用環境。比如,我們經常使用“ping”命令來測試兩臺主機之間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實“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對方主機發送UDP數據包,然后對方主機確認收到數據包,如果數據包是否到達的消息及時反饋回來,那么網絡就是通的。例如,在默認狀態下,一次“ping”操作發送4個數據包(如圖2所示)。大家可以看到,發送的數據包數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因為對方主機收到后會發回一個確認收到的數據包)。這充分說明了UDP協議是面向非連接的協議,沒有建立連接的過程。正因為UDP協議沒有連接的過程,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但也正因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協議高。QQ就使用UDP發消息,因此有時會出現收不到消息的情況。
TCP協議和UDP協議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適用于不同要求的通信環境。
15:物理層: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參考模型的最低層。該層是網絡通信的數據傳輸介質,由連接不同結點的電纜與設備共同構成。主要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負責處理數據傳輸并監控數據出錯率,以便數據流的透明傳輸。
?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2層。 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基礎上,在通信的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連接,傳輸以“幀”為單位的數據包,并采用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成無差錯的數據鏈路。
? 網絡層:網絡層(Network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3層。主要功能是:為數據在結點之間傳輸創建邏輯鏈路,通過路由選擇算法為分組通過通信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以及實現擁塞控制、網絡互聯等功能。
? 傳輸層: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4層。主要功能是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務,處理數據包錯誤、數據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關鍵傳輸問題。傳輸層向高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因此,它是計算機通信體系結構中關鍵的一層。
? 會話層:會話層(Session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5層。主要功能是:負責維擴兩個結點之間的傳輸鏈接,以便確保點到點傳輸不中斷,以及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
? 表示層: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6層。主要功能是:用于處理在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數據格式變換、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恢復等功能。
? 應用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是參考模型的最高層。主要功能是:為應用軟件提供了很多服務,例如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電子郵件與其他網絡軟件服務。
16。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分為非堅持型監聽算法、1-堅持型監聽算法和P-堅持型監聽算法。
在局域網上,經常是在一條傳輸介質上連有多臺計算機,如總線型和環型局域網,大家共享使用一條傳輸介質,而一條傳輸介質在某一時間內只能被一臺計算機所使用,那么在某一時刻到底誰能使用或訪問傳輸介質呢?這就需要有一個共同遵守的方法或原則來控制、協調各計算機對傳輸介質的同時訪問,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協議或稱為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目前,在局域網中常用的傳輸介質訪問方法有:以太(Ethernet)方法、令牌(Token Ring)、FDDE方法、異步傳輸模式(ATM)方法等,因此可以把局域網分為以太網(Ethernet)、令牌網(Token Ring)、FDDE網、ATM網等
17:局域網的拓撲(Topology)結構是指網絡中各節點的互連構型,也就是局域網的布線方式。常見的拓撲結構有星型、總線型及環型等。
18:共享式的話,通過總線這一共享介質使PC全部連通.
交換式局域網是用機與機之間,通過VLAN(虛擬局域網)劃分不同的網段.
從而使同一網段的PC可以通信,
最后有三點不同,
.數據轉發給哪個端口,交換機基于MAC地址作出決定,集線器根本不做決定,而是將數據轉發給所有端口.數據在交換機內部可以采用獨立路徑,在集線器中所有的數據都可以在所有的路徑上流動.
2.集線器所有端口共享一個帶寬,交換即每個端口有自己獨立的帶寬,互不影響.
3.集線器所有端口均是同一個沖突域,而交換機每個端口下是一 個獨立的沖突域
19:5-4-3規則,是指任意兩臺計算機間最多不能超過5段線(既包括集線器到集線器的連接線纜,也包括集線器到計算機間的連接線纜)、4臺集線器,并且只能有3臺集線器直接與計算機等網絡設備連接。
20: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即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方法是一種爭用型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它起源于美國夏威夷大學開發的ALOHA網所采用的爭用型協議,并進行了改進,使之具有比ALOHA協議更高的介質利用率。
CSMA/CD是一種分布式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網中的各個站(節點)都能獨立地決定數據幀的發送與接收。每個站在發送數據幀之前,首先要進行載波監聽,只有介質空閑時,才允許發送幀。這時,如果兩個以上的站同時監聽到介質空閑并發送幀,則會產生沖突現象,這使發送的幀都成為無效幀,發送隨即宣告失敗。每個站必須有能力隨時檢測沖突是否發生,一旦發生沖突,則應停止發送,以免介質帶寬因傳送無效幀而被白白浪費,然后隨機延時一段時間后,再重新爭用介質,重發送幀。CSMA/CD協議簡單、可靠,其網絡系統(如Ethernet)被廣泛使用
21:只需給出一個判斷,若是獨立IP,則返回TRUE,若不是,則返回FALSE……
22:1.基本地址格式
現在的IP網絡使用32位地址,以點分十進制表示,如172.16.0.0。地址格式為:IP地址=網絡地址+主機地址 或 IP地址=主機地址+子網地址+主機地址。
網絡地址是由Internet權力機構(InterNIC)統一分配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網絡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機地址是由各個網絡的系統管理員分配。因此,網絡地址的唯一性與網絡內主機地址的唯一性確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2.保留地址的分配
根據用途和安全性級別的不同,IP地址還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隨意訪問。私有地址只能在內部網絡中使用,只有通過代理服務器才能與Internet通信。
公用IP地址被分為基本三類。
Class A 1.0.0.0-126.255.255.255
Class B 128.0.0.0-191.255.255.255
Class C 192.0.0.0 -255.255.255.255
這三個基本類決定了你可以擁有多少的次網絡(subnets) 和連接多少的用戶(devices)(服務器,網關,打印機,電腦等)
Class A 擁有3個host.
Class B 擁有2個host.
Class C 擁有1個host.
Class A 可以適用于超級大公司或者政府機關
Class B 可以適用于普通的集團公司或者學校
Class C 可以適用于一般公司
一個機構或網絡要連入Internet,必須申請公用IP地址。但是考慮到網絡安全和內部實驗等特殊情況,在IP地址中專門保留了三個區域作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圍如下:
10.0.0.0/8: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使用保留地址的網絡只能在內部進行通信,而不能與其他網絡互連。因為本網絡中的保留地址同樣也可能被其他網絡使用,如果進行網絡互連,那么尋找路由時就會因為地址的不唯一而出現問題。但是這些使用保留地址的網絡可以通過將本網絡內的保留地址翻譯轉換成公共地址的方式實現與外部網絡的互連。這也是保證網絡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23:
平常使用的IP地址,基本上是A、B、C三類,這三類地址都有各自的默認子網掩碼,如果更改默認的子網掩碼,使IP地址中原來應該是用來表示主機的位現在用于表示網絡號,這些“借用”的主機位就是子網位,可用于表示不同的子網號,從而就是在原來的網絡中生成了不同的“子”網。原本劃分子網的目的是充分利用IP地址資源,不過現在也用于其他更多的目的。這樣的劃分子網是純邏輯層面的,在第三層(網絡層)實施的分隔手段,只與使用TCP/IP協議進行通信的應用有關,也即是說,即使兩臺機器不在同一子網,仍可使用其他協議(如IPX)通信,而且各機器如果有權力修改IP地址的話,隨時可以改變自己的IP,使自己位于不同子網中,而虛擬局域網(VLAN)是在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實施的分隔,與協議無關,不同VLAN中的機器,如果沒有到達其他VLAN的路由,無論如何更改協議地址,都仍然無法與其他VLAN中的機器通信。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并說明該IP地址是在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24:域名是Internet網絡上的一個服務器或一個網絡系統的名字,在全世界,沒有重復的域名域名具有唯一性。從技術上講,域名只是一個Internet中用于解決地址對應問題的一種方法??梢哉f只是一個技術名詞。但是,由于Internet已經成為了全世界人的Internet,域名也自然地成為了一個社會科學名詞
作用:DNS服務器的作用是將域名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 kyi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2018視頻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du9b
2018視頻|考前介紹.mp4|考前串講2.mp4|考前串講1.mp4|第9章 安全性知識-3.mp4|第9章 安全性知識-2.mp4|第9章 安全性知識-1.mp4|第8章 數據庫技術-5.mp4|第8章 數據庫技術-4.mp4|第8章 數據庫技術-3.mp4|第8章 數據庫技術-2☆.mp4|第8章 數據庫技術-1.mp4|第7章 網絡基礎知識-3.mp4|第7章 網絡基礎知識-2.mp4|第7章 網絡基礎知識-1.mp4
誰有計算機網絡基礎的知識?
第一章 網絡概述
一、 填空題
1、寫出你知道的網絡拓撲結構:星型、總線、環型。
2、根據網絡的地理覆蓋范圍進行分類,計算機網絡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型:LAN、MAN 和 WAN。
3、現代通信正向著數字化、寬帶化、綜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二、單選題
1、城域網被列為單獨一類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網絡規模在一個城市的范圍內
B. 與局域網相同的技術
C. 覆蓋技術從幾十公里到數百公里
D. 有獨立的可實施標準
2、下列網絡拓撲建立之后,增加新站點較難的是( D )。
A. 星型網絡 B. 總線型網絡
C. 樹型網絡 D. 環型網絡
3、隨著電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國際上出現了所謂“三網融合”的趨勢,下列不屬于三網之一的是( D )。
A. 傳統電信網 B. 計算機網(主要指互聯網)
C. 有線電視網 D. 衛星通信網
4、最近許多提供免費電子郵件的公司紛紛推出一項新的服務:E-mail to Page ,這項服務能帶來的便利是( B )。 A. 利用尋呼機發電子郵件
B. 有電子郵件時通過尋呼機提醒用戶
C. 通過電話發郵件
D. 通過Internet打電話
5、對于網上購物,目前國外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是( C )。
A. 現金 B. 郵局支付
C. 信用卡 D. 銀行電匯
三、判斷題
1、分布式操作系統與網絡操作系統相比,內部管理都需要網絡地址。(√)
2、廣播式網絡的重要特點之一是采用分組存儲轉發與路由選擇技術。(Ⅹ)
3、判斷:如果多臺計算機之間存在明確的主/從關系,其中一臺中心控制計算機可以控制其它連接計算機的開
啟與關閉,那么這樣的多臺計算機系統就構成了一個計算機網絡。(Ⅹ)
四、多選題
1、局域網的覆蓋范圍一般為(B),廣域網的覆蓋范圍一般為(D)。
A、幾公里 B、不超過10公里
C、10--100公里 D、數百公里以上
2、網絡按服務方式分類,可分為(A、B、C)。
A、客戶機/服務器模式 B、瀏覽器/服務器模式
C、對等式網絡 D、數據傳輸網絡
3、網絡按使用目的分類,可分為(A、B、C)。
A、共享資源網 B、數據處理網
C、數據傳輸網 D、對等式網絡
4、網絡按通信方式分類,可分為(A、B)。
A、點對點傳輸網絡 B、廣播式網絡
C、數據傳輸網 C、對等式網絡
5、下列(A、B、C、D)屬于網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A、收發電子郵件 B、電子商務
C、遠程教育 D、電子政務
五、簡答題
1、什么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由什么組成?
參考答案:
答:為了方便用戶,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資源相連,實現信息交流和資源的共享。計算
機資源主要指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數據。數據是信息的載體。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包括網絡通信、
資源管理、網絡服務、網絡管理和互動操作的能力。最基本功能是在傳輸的源計算機和目標計
算機之間,實現無差錯的數據傳輸。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子網+通信子網。
2、計算機多用戶操作系統和網絡系統在共享資源方面有什么異同點?
參考答案:
答:集中的單機多用戶系統與網絡計算機系統的比較說明
單機多用戶 網絡系統
CPU 共用一個或幾個 多個處理機
共享資源 共享主存 共享服務器
終端工作 分時 網址通信鏈接
客戶端工作 不能獨立工作 客戶機能獨立工作
操作系統 集中管理 有自已的操作系統
3、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分別由那些主要部分組成?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參考答案:
答:通信子網由兩個不同的部件組成,即傳輸線和交換單元。傳輸介質也稱為電路、信
道,信道(channel)是通信中傳遞信息的通道,包含發送信息、接收信息和轉發信息的
設備。傳輸介質是指用于連接2個或多個網絡結點的物理傳輸電路,例如,電話線、同軸
電纜、光纜等。通信信道應包括傳輸介質與通信設備,它是建立在傳輸介質之上的。采
用多路復用技術時,一條物理傳輸介質上可以建立多條通信信道。
通信子網負責整個網絡的純粹通信部分,資源子網即是各種網絡資源(主機上的打
印機、軟件資源等)的集合,提供信息與能力的共享。
第二章 網絡體系結構
一、填空題
1、在Internet上一個B類地址的子網被劃分為16個網段,寫出它的子網掩碼:255.255.240.0。
2、防止高速的發送方的數據“淹沒”低速的接收方,屬于ISO/OSI RM 中 數據鏈路層 的功能。
3、解決數據格式的轉換,屬于ISO/OSI RM 中 表示 層的功能。
4、按照IPv4標準,IP地址 202.3.208.13 屬于 C 類地址。
5、UDP提供的是無連接、不可靠、無流控、不排序的服務。
二、判斷題
1、面向連接服務是一種類似電話通信系統的模式,無連接服務是一種類似郵政系統的模式。(√)
2、面向連接服務不能防止報文的丟失、重復或失序。 (Ⅹ)
3、ISO劃分網絡層次的基本原則是:不同節點具有相同的層次,不同節點的相同層次有相同的功能。(√)
4、網絡域名地址一般通俗易懂,大多采用英文名稱的縮寫來命名。(√)
5、域名地址 中的GOV表示非贏利組織。(Ⅹ)
三、單選題
1、管理計算機通信的規則稱為( A )。
A. 協議 B. 介質
C. 服務 D. 網絡操作系統
2、以下哪一個選項按順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個層次( B )。
A.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系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B.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C.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轉換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D. 表示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系統層,物理層和應用層
3、IEEE 802.3 與以下哪些網絡體系結構相關(B )。
A. Token Ring B. Ethernet
C. Internet D. 以上都不對
4、IEEE 802.5 與以下哪些網絡體系結構相關( A )。
A. Token Ring B. Ethernet
C. Internet D. 以上都不對
5、下列IP地址種屬于組播地址的是( C )。
A. 10000001,01010000,11001100,10100000
B. 00101111,00100000,10000000,11110000
C. 11100000,10100000,01100000,00010000
D. 11000000,00010001,10001000,10001110
6、主機 A 的IP地址為202.101.22.3,主機 B 的IP地址為203.10.21.4,兩機通過路由器 R 互連。
R 的兩個端口的IP地址分別為202.101.22.5和203.10.21.5.掩碼均為255.255.255.0。請指出
錯誤的說法( B )。
A. 主機A將數據發往R,數據包中的源IP地址為202.101.22.3,目標IP地址為203.10.21.4
B. 主機A首先發出ARPP廣播詢問IP地址為203.10.21.4的MAC地址是多少,路由器R對此廣
播包進行響應,并給出B的MAC地址
C. 路由器在網絡203.10.21.0發出ARP廣播,以獲得IP地址203.10.21.4對應的MAC地址,
主機B對此廣播包進行響應,并給出B的MAC地址
D. 路由器R將數據發往B,數據包中的源IP地址為202.101.22.3,目標IP地址為203.10.21.4
7、一個路由器有兩個端口,分別接到兩個網絡,兩個網絡各有一個主機,IP地址分別為110.25.
53.1和110.24.53.6,子網掩碼均為255.255.255.0,請從中選出兩個IP地址分別分配給路由器
的兩個端口( B )
A. 110.25.52.1和110.24.52.6 B. 110.24.53.1和110.25.53.6
C. 110.25.53.1和111.24.53.6 D. 110.25.53.1和110.24.53.6
8、當網絡段不超過185米時,使用10BASE-2的優點是( C )。
A. 連接相對簡單 B. 下載使用,容易進行故障診斷
C. 每個節點可直接連到電纜上 D. 最便宜的電纜選擇
9、IPv6將32位地址空間擴展到( B )。
A. 64位 B. 128位 C. 256位 D. 1024位
10、IPX地址的組成是( B )
A. 網絡號,主機號 B. 網段號,網絡節點號,套接字號
C. 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D. 網段號,網絡節點號,主機號
四、多選題
1、下面哪三種協議運行在網絡層( A、B、D)。
A、NWLink B、IPX C、TCP D、IP
2、虛電路服務包括如下階段(A、B、D)。
A、建立連接B、 數據傳送 C、回答服務 D、 釋放連接
3、下列說法中屬于OSI七層協議中運輸層功能的是(A、B、C、D)。
A、從會話層接收數據,并分割成較小的單元傳輸。
B. 使會話層不受硬件技術變化的影響。
C. 跨網絡連接的建立和拆除。
D. 擁塞控制
4、下列以太網拓撲結構要求總線的每一端都必須終結的是(A、B)。
A、10BASE-2B、10BASE-5 C、10BASE-T C、10BASE-FX
5、按照網絡的IP地址分類,屬于C類網的是( A、C )。
A、11000001,01000000,00000101,00000110
B、01111110,00000000,00000111,00001000
C、11001010,11001101,00010000,00100010
D、10111111,00101101,00001100,01011000
五、簡答題
1、什么是網絡體系結構? 為什么要定義網絡體系結構?
參考答案:
答:網絡的體系結構定義:指計算機網絡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architecture)?;蚓_定義為這個
計算機網絡及其部件所應完成的功能。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綜合了OSI和TCP/IP的優點,本身
由5層組成:應用層、運輸層、網絡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2、什么是網絡協議?它在網絡中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答:在計算機網絡中要做到有條不紊地交換數據,就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定好的規則。這些規則明確
規定交換數據的格式以及有關的同步問題。為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
稱為網絡協議。
3、試說明IP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區別。為什么要使用這兩種不同的地址。
參考答案:
答: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用于確定因特網上的每臺主機,它是每臺主機唯一性的
標識。聯網設備用物理地址標識自己,例如網卡地址。TCP/IP用IP地址來標識源地址和目標地址,
但源和目標主機卻位于某個網絡中,故源地址和目標地址都由網絡號和主機號組成,但這種標號
只是一種邏輯編號,而不是路由器和計算機網卡的物理地址。對于一臺計算機而言,IP地址是可
變的,而物理地址是固定的。
4、單位分配到一個B類IP地址,其net-id為129.250.0.0.該單位有4000臺機器,分布在16個不同在地點。
請分析:①如選用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是否合適;②如果合適試給每一個地點分配一個子網號碼,
并算出每個主機號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參考答案:
答:B類地址前2個比特規定為10,網絡號占14比特,后16比特用于確定主機號,即最多允許16384臺主機。
B類地址范圍為128.0.0.0至 191.255.255.255。因此,129.250.0.0是B類IP地址中的一個。題中選用
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說明在后16比特中用前8比特劃分子網,最后8比特確定主機,則每個子網
最多有28-2=254臺主機。題中說明該單位有4000臺機器,分布在16個不同的地點。但沒有說明這16個不
同的地點各擁有多少臺機器。如果是“平均”分配在16個子網中,即16個子網中任何一個地點不超過254
臺主機數,則選用這個子網掩碼是可以的,如果某個子網中的機器數超過了254臺,則選擇這樣的子網
掩碼是不合適的。如果機器總數超過4064臺,選擇這樣的子網掩碼也是不合適的。
從以上所選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可知16個子網的主機共16×254=4064臺主機。設計在主機號前網絡
地址域和子網中“借用”4個比特作為16個子網地址。這16個地點分配子網號碼可以選用129.250.nnn.0
至129.250.nnn .255,其中nnn可以是0~15,16~31,32~47,48~63,64~79,80~95,96~111,
112~127,128~143,144~159,160~175,176~191,192~207,208~223,224~239,240~255。
可以按這些成組設計子網中的一組或分別選用其中的16個。而每個子網中主機號碼為1至254。
5、簡述下列協議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參考答案:
答:IP:IP分組傳送,數據報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
ARP:將IP地址映射為物理地址,也稱正向地址解釋;
RARP:將物理地址映射為IP地址,也稱反向地址解釋;
ICMP:IP傳輸中的差錯控制。
6、IP地址為 192.72.20.11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44,求該網段的廣播地址。
參考答案:
答:子網掩碼的第四字節為 244,寫成二進制為 11100000。即高位3個1是子網掩碼,23=8 說明共劃分
出八個子網;低位5個0是每個子網的IP地址數,25=32 說明每個子網共有32個IP(可分配給主機的
為 32-2=30)。
各子網的IP范圍是:子網1:0---31;子網2:32--63;子網3:64--95;子網4:96--127;
子網5:128--159;子網6:160--191;子網7:192--223;子網8:224--255。
給定IP 192.72.20.111 的主機地址是 111,在子網4 的范圍內,因此該網段的網絡地址是 192.72.20.96,
廣播地址是 192.72.20.127。
第三章 通信子網
一、 填空題
1、目前,雙絞線分為兩類:STP 和 UTP 。
2、10Base-2傳輸距離限制為 185米 。
3、脈沖編碼調制的工作原理包括 采樣、量化、編碼 。
4、衡量數據通信的主要參數有 通信速率、誤碼率 。
5、基帶傳輸中數字數據信號的編碼方式主要有 非歸零編碼、曼徹斯特編碼、差分曼徹斯特編碼 。
6、交換機具有智能性和快速性的性能特點。
7、水晶頭包括 線芯和水晶頭塑料殼
二、 判斷題
1、對于異步通信方式,在每傳送一個字符時,都要增加起始位和停止位,表示字符的開始和結束。(√)
2、Switch技術工作在第二層上,當網絡站點很多時,容易形成網絡上的廣播風暴,導致網絡性能下降
以至癱瘓。 (√)
3、路由器是屬于網絡層的互連設備。(√)
4、電路交換需要在通信的雙方之間建立一條臨時的專用通道,報文交換不需要建立通道。(√)
5、NRZ編碼在收發的雙方不需要同步。(Ⅹ)
6、
三、單選題
1、網橋是( A )設備。
A. 數據鏈路層 B. 物理層 C. 網絡層 D. 傳輸層
2、路由器是( C )設備。
A. 數據鏈路層 B. 物理層 C. 網絡層 D. 傳輸層
3、下列傳輸介質中,帶寬最大的是(C )。
A. 雙較線 B. 同軸電纜 C. 光纜 D. 無線
4、調制解調器的參數為波特率,英文表示為( B )。
A. bbs B. bps C. pbs D. pps
5、在數據包轉發過程中,當TTL值減少到0時,這個數據包必須( B )。
A. 要求重發 B. 丟棄 C. 不考慮 D. 接受
四、多選題
1、計算機網絡完成的基本功能是( A、B)。
A、數據處理 B、數據傳輸 C、報文發送 D、報文存儲
2、電路交換的3個階段是(A、B、C)。
A、電路建立 B、數據傳輸 C、電路拆除 D、報文存儲
3、信道復用技術包含如下(A、B、C)方式。
A、頻分復用 B、碼分復用 C、時分復用 D、空分復用
五、簡答題
1、試比較模擬通信方式域數字通信方式的優缺點?
參考答案:
答:信道按傳輸信號的類型分類,可以分為模擬信道與數字信道:
(1)模擬信道
能傳輸模擬信號的信道稱為模擬信道。模擬信號的電平隨時間連續變化,語音信號是典型的
模擬信號。如果利用模擬信道傳送數字信號,必須經過數字與模擬信號之間的變換(A/D變換器),
例如,調制解調過程。
(2)數字信道
能傳輸離散的數字信號的信道稱為數字信道。離散的數字信號在計算機中指由“0”、 “1”
二進制代碼組成的數字序列。當利用數字信道傳輸數字信號時不需要進行變換。數字信道適宜于
數字信號的傳輸,只需解決數字信道與計算機之間的接口問題。
2、簡述網橋如何被用于減少網絡交通問題?
參考答案:
答:網橋是一種連接多個網段的網絡設備。網橋可以將一個大的網絡沖突域劃分為多個小的沖突域
(網段),達到分隔網段之間的通信量,減少網絡的傳輸沖突的機會,從而減少網絡因沖突造成
的網絡擁塞交通問題。
3、簡述在何種情況下用路由器替代已有網橋。
參考答案:
答:(1)當互連同種網絡時,隨網絡規模的擴大,需避免網絡廣播風暴,改善網絡性能時;
(2)實現局域網與廣域網得互連;
4、簡述路由表中存儲什么信息。
參考答案:
答:路由表數據庫包含其他路由器地址及每個端節點的地址和網絡狀態信息。
5、
這是我千辛萬苦找到的,呵呵,希望采納?。?!
計算機網絡基礎題庫及答案免費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計算機網絡知識題庫及答案、計算機網絡基礎題庫及答案免費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