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平面網絡架構(雙平面技術)
今天給各位分享雙平面網絡架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雙平面技術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銀行it技術有哪些
1、融合架構:主機平臺+分布式開放平臺
核心賬務系統,部署在主機平臺上
主機平臺可用性高,運行穩定,適合作為銀行核心系統運行平臺,但也存在風險集中、處理能力瓶頸、敏捷性不夠、價格昂貴等不足。
主機資源用于核心賬務系統,利用開放平臺處理查詢業務或者普通維護性交為了更好地利用主機資源,建設銀行提出“主機+ 開放”的融合架構,確?!昂娩撚迷诘度猩稀?。
查詢系統,部署在分布式平臺上
查詢系統包括:個人客戶綜合積分、貸記卡管理、客戶信息查詢、對公/對私存款查詢、客戶渠道。
目前各類查詢交易總計下移日均交易量1.4億筆,節省主機資源2.6萬MIPS,相當于8.22億元。
查詢系統與賬務系統分離,既分散了系統風險,又提高了并發處理能力。
最近三年在實際業務量年均增長32% 的情況下,主機MIPS資源零增長,取得了節省投資的良好效果。
在分布式開放平臺上,X86服務器替代小型機
在開放平臺的選擇上,由于同等計算能力的X86服務器價格只有小型機的1/20,所以首先在新一代架構的應用(AP)層中大量采用X86服務器替代小型機,隨著替代技術逐步成熟,繼續提高在數據庫(DB)層使用X86服務器的比例,進一步減少小型機的數量。
自新一代實施以來,應用層和數據庫層部署的X86服務器替代小型機已累計節省12.2億元。新一代實施前后,小型機占開放計算資源比例已從1/3逐步下降到1/12,計算資源的總體可靠性和可用性保持不降。
2、私有云,能提供1000臺以上的虛擬機
建設銀行自2013 年起采用云計算技術來構建基礎設施環境,將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統一打包成共享資源池。
根據每種資源池的特點,采用不同的云部署單元(CDP)模型,構建了X86虛擬化資源池、Power 虛擬化資源池、HP資源池以及大數據資源池等。
以云部署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部署、更新和替換,統一了標準,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成本。
目前已經在私有云環境中部署了1000臺以上物理機,提供10000臺以上虛擬機,有力地支撐了“ 新一代”核心系統上線。
3、網絡架構:一網雙平面,可靠性達到99.999%
新一代核心網絡平臺采用“一網雙平面”的網絡架構,用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采用層次化、模塊化的網絡結構,將網絡局部可靠性逐步提高到99.999% 水平,支持無中斷維護。
新一代局域網通過推廣柜頂接入架構,以虛擬端口聚合技術為基礎,采用插入式服務架構來提高網絡綜合服務能力,接入層交換機使用板卡延伸技術,大規模標準化網絡交換機配置。
通過采用“雙平面”冗余設計避免邏輯單點,采用分散部署模式來分散整體性風險,逐步采用自動化變更手段杜絕操作失誤。
采用松耦合的理念,模塊化、層次化,網絡服務資源池化,將二三層網絡與四七層網絡服務解除耦合關系,減少管理復雜度,有利于橫向擴展,大幅提高數據中心網絡平臺的可靠性、健壯性。
4、安全:“多層水閘式”防范體系
原安全架構的安全功能與應用系統集成實現,嵌入到應用系統中,與應用系統緊密耦合,導致安全策略與安全功能固化。
“新一代安全架構”的應用系統只集成通用、標準化的安全代理,所有安全功能通過安全代理為應用系統提供,后臺的安全服務可以統一調度、靈活組合,安全服務的調整不會導致業務系統的改造。
5、標準池化存儲結構
NAS、SAN 存儲
SAN 存儲從應用(AP)層、數據庫(DB)層混合部署轉變為全數據庫層部署,大面積在應用層使用NAS 存儲替代SAN 存儲。
打造“存儲標準化”
實行存儲配置標準化、資源池化,屏蔽了不同產品帶來的差異化,減少了維護成本,同時實現了存儲資源快速、靈活的供給。
采用龐大的“邊緣—核心—邊緣”三層SAN 存儲網絡
實現了樓宇內任意地點的存儲網絡接入。
6、自主研發云管理平臺
自主開發了全面自動化的云管理平臺,先后實施了IT 基礎設施的服務器安裝、版本部署、服務啟停、日常巡檢、配置比對等一系列自動化工具,極大提升了數據中心運營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管理模式,完美支持了應用項目以及相關IT 框架、平臺、技術和安全組件的投產上線。
創造了5 個工作日內交付上千臺虛擬化服務器的行業紀錄,在簡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時,有效控制了操作風險。
以上建設銀行的IT技術。
雙平面網絡拓撲配置雙平面有什么作用
以A、B兩個平面來進行劃分分析,可以將A、B兩面承載于不同的運營商之中(不同運營商來承載的冗余程度非常高),以確保不會因為運營商某一方出現問題而造成我整個企業網絡的癱瘓。
A、B兩個平面之間的連接就可以放到每個支點分公司的機房之內完成,這樣也讓公司內部人員對于線路的維護更容易一些。而對于沒有構建骨干網的分公司而言,就可以采用就近連接的方式來接到企業的骨干網絡之中,這樣使得管理和成本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擴展資料
對于雙平面架構,企業可以選擇在不同的平面上來承載自己不同的流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業務的需求來對業務劃分不同的優先級,可以將自己最重要的生產流量單獨承載于一個平面之上,其余等級的流量承載于另一平面之上。
并且雙面互相冗余,這樣不僅使得流量的路徑清晰固定,同時也防止了不會因為其中一個平面出現故障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的運作。對于雙平面架構,企業可以選擇在不同的平面上來承載自己不同的流量。
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業務的需求來對業務劃分不同的優先級,可以將自己最重要的生產流量單獨承載于一個平面之上,其余等級的流量承載于另一平面之上,并且雙面互相冗余,這樣不僅使得流量的路徑清晰固定,同時也防止了不會因為其中一個平面出現故障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的運作。
云專線中使用了靜態pw的是哪一個
GRE隧道。
智能專線基于雙平面的網絡架構進行企業業務保護,即每個企業用戶部署主備兩條PW,分別承載在AB平面部署的GRE隧道,兩端智能專線接入設備之間建立兩條靜態PW(主備模式),分別綁定上述兩條GRE隧道。
移動通信中關于“IP承載網”的介紹?
IP承載網是各運營商以IP技術構建的一張專網,用于承載對傳輸質量要求較高的業務(如軟交換、視訊、重點客戶VPN等)。IP承載網一般采用雙平面、雙
星雙歸屬的高可靠性設計,精心設計各種情況下的流量切換模型,采用MPLS
TE、FRR、BFD等技術,快速檢測網絡斷點,縮短故障設備/鏈路倒換時間。網絡設計要求其承載的業務輕載,并部署二層/三層QOS,保障所承載業務的
質量。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使IP承載網既具備IP網絡的低成本、擴展性好、承載業務靈活等特點,同時具備傳輸系統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3G IP承載網
3G IP承載網絡是從移動運營商的角度展現出來的一個概念。為搭建高效的3G業務平臺,必然要求運營商對IP承載網進行全方位評估。對普通用戶而言,這個概念無從聽說;對普通用戶的業務來說,這個網絡更是作為透明的基礎網絡。
3G IP承載網包含了不同層次的網元。包括跨越省際的骨干網絡,城域內組建各個3G核心和接入節點的網絡,也包括連接各個信令和應用平臺的網絡。
IP技術本質上是非常靈活的。但是,對于IP這一個名詞,人們通常有一定的誤解。一談及IP網絡,人們容易想到,利用計算機瀏覽網頁獲取知識時經常發生的
不明故障,人們似乎把IP網與不確定性聯系到了一起。這些看法可能與原始的IP協議族基于盡力而為(Best
Effort)的行為模式有一定關系,也許是因為IP技術過于靈活造成。
撇開這些通常的觀點不談,從運營商建設3G的視角,分析IP技術,可做出以下三個斷言:
其一,3G承載網必將過渡到全分組域;
其二,承載網絡采用IP技術不等于利用普通的Internet;
其三,對公眾提供數據業務的網絡不等于3G運營的后臺網絡。
基于三個斷言,無論是移動運營商獨立組網只為3G服務,還是作為全業務運營商運營多種封閉型業務的承載平臺的一部分,3G IP承載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三個斷言的由來,源于構建3G IP承載網的相關技術的充分發展。
IP技術的靈活性恰恰是,當前的3G核心網和應用選擇IP技術,以及未來3G承載網甚至要過渡到全分組域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由于更多的電信級運營,又
促使了IP協議族更加完備。IP協議族經過充分擴展,已經把計算機網絡中的盡力而為的行為模式,演進為具備在電信級運營中提供足夠滿意的業務質量的行為能
力。理論和實踐總是相輔相成,IP協議族的擴張和電信級的應用配合起來相得益彰,給相互雙方的發展都注入強大動力。這些電信級運營的基礎網絡除了增加業務
的信令支持、各網元的規范接口之外,對于3G
IP承載網有更苛刻的要求,濃縮精華,要求在3GPP等規范的基礎上,提供強大的多業務承載能力、全網的可靠性安全性、強大的QoS。
從產業鏈最末端開始,最終用戶需要更加豐富的3G業務,落腳到基礎網絡,必然要求強大的業務承載能力。網絡中的網元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是前提,豐富的接口
類型是基礎,全面的協議支持是必需,強大的可擴展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多種VPN服務支持是升華。當市場前導型和技術前導型無縫融合到一起的時候,這
條產業鏈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要保障全網的可靠性安全性,可以劃分為網絡和設備兩個方面。設備硬件可靠安全體現在路由引擎、交換板、電源等的備份冗余和故障處理,設備軟件的可靠安全體
現在軟件的模塊化、使用復雜度、穩定性。網絡的可靠性體現在鏈路和節點的故障快速檢測,利用二層、三層的快速重路由實現故障的快速恢復,以及對不同3G業
務(語音、數據、信令等)的可保證的差分服務。不管是設備還是網絡基礎構架,安全和可靠必須經過各大運營商的組網驗證,必須有經歷各種業務沖擊的實踐驗
證。
3G
IP承載網的也必將完成端到端的QoS保障。全網的QoS有多種實現途徑,其中一種經實踐檢驗的方式是抓住三個要素:其一,輕載網絡;其二,差分服務;其
三,網絡快速收斂。輕載網絡不光可以大大降低設備處理時延,而且對于鏈路尤其是現在大量采用IP over
DWDM技術的鏈路而言,輕載的網絡能夠在故障發生后提供足夠的基礎帶寬保障。采用差分服務,能夠充分避免盡力而為的業務沖擊其他高優先級業務。采用網絡
快速收斂,更能保證端到端業務QoS的穩定性。
總之,3G時代的來臨同時帶來對其基礎網絡IP承載網的關注。決策3G
IP承載網的網絡架構時,自然要基于整個3G產業鏈。3G
IP承載網作為3G網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它能夠滿足3G的業務需求,并能夠向移動運營商提供一個高效的業務平臺時,必然能夠促使整個產業鏈的良性循
環。
雙平面網絡架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雙平面技術、雙平面網絡架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